當前,中國城鎮不斷發展,自然也不能忽略對農村的建設。金山環保集團小編將給您介紹農村污水處理的現狀,還有從政策、市場、技術、商業模式這四個方面介紹未來20年農村污水處理的發展趨勢。
2035年,我國農村污水處理率將達到70%,形成2000億的市場空間。
2035年,隨著城鎮化的建設,我國城鎮化率將達到70%,這將使我國城鎮人口從2014年的7.5億增長到近11億,將帶動一批千噸級規模的污水處理廠建設。
2035年,雖然我國農村人口將從2014年的6.2億減少到4億,但2000億的市場仍將有2/3分布于百噸級規模的分散式污水處理市場。而未來,分散式農村污水處理技術和設施仍有很大的市場空間。
未來20年,生態文明、美麗鄉村、城鄉環境公共服務均等化是農村環境發展的主要政策方向。
未來20年,自動化程度高的百噸級規模的污水處理技術設備,與環境融合的生態技術,以及互聯網思維下的管理模式將是農村污水處理技術的主要發展趨勢。
未來20年,農村污水治理的商業模式將是“區域打捆”的PPP模式(新建項目)與第三方運營(已建項目)的結合。
1、農村污水處理的現狀及問題
截止到2014年底,我國人口總計13.68億人,其中農村人口為6.19億人,占比達45.2%。全國近半數的農村人口產生的污染對環境造成了巨大的負荷。從“十一五”開始,國家對農村環境的整治逐漸重視。2008年,國務院召開了次全國農村環境保護工作電視電話會議,開始部署農村環境保護工作,并投入5億元專項資金。截止到2015年底,國務院總計投入275億元專項資金在23個省(區、市)開展農村環境連片整治示范,支持7萬個村莊實施環境綜合整治。
農村污水處理項目作為中央資金重點支持的項目類型,在各地得到快速發展。據住建部統計,我國農村污水處理率2006年僅為1%,2010年為6%,2014年增長到9.98%(圖1)。2014年,我國有3821個建制鎮對生活污水進行了處理,占比達21.7%,污水處理能力達2345萬噸/天。其中,浙江、上海、江蘇、山東、重慶、北京對生活污水進行處理的建制鎮個數比例分別達到97.1%、92.2%、82.8%、57%、51.9%、37.2%,在全國處于水平(圖2)。
然而,隨著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及農村污水處理工程如火如荼地開展,全國農村污水處理工程及設施運營普遍出現了一些問題。尤其是北京,前段時間一度陷入“有錢建設、無錢運行”,“建不起、更用不起”,“不惜成本追求高水質,不論規模推行MBR”,“‘天價’農村污水處理設施普遍閑置”的輿論中。
據調查,由于一系列的政策短板問題,如現行體制、監管、資金、運行機制、優惠政策等,目前我國農村污水治理的發展確實出現了一些瓶頸,如設施及管網投資建設成本高、運行費用無保障導致污水處理設施處于普遍閑置狀態;管理難度大且缺乏的運行管理人員、群眾環保意識弱,造成農村污水處理設施不能正常運行等。
2、農村污水處理的未來發展趨勢分析
據測算,2035年我國農村污水處理將形成2000億元的市場規模。那么,2035年我國農村污水處理的發展趨勢如何呢?筆者將從政策、市場、技術、商業模式四個方面來分析。
1、政策
我國對農村污水的處理可以分為三個階段:起步階段、發展階段和快速發展階段。2005-2008年為起步萌芽階段,該階段國家逐漸開始重視農村環境保護問題,并期望通過政策的制定引導產業的發展,國務院、建設部、環保部重點出臺了5項政策措施。2008-2015年為發展階段,該階段的特點為政策探討、資金配套和示范建設,主要表現為21個省、直轄市及自治區的“全國農村環境連片整治示范”及相關政策配套。2015之后為快速發展階段,該階段的特點為政策及機制完善、大力推進和區域綜合服務。
《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提出了2016-2020年農村環境治理的明確目標,即“以縣級行政區為單元,實行農村污水處理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管理。深化‘以獎促治’政策,實施農村清潔工程,開展河道清淤疏浚,推進農村環境連片整治”。同時,《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提出“加快美麗鄉村建設,加大農村污水處理力度。”
環保部部長陳吉寧在2015年全國農村環境連片整治工作現場會上也提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農村環境保護的總體思路和主要目標是:以改善農村環境質量為根本目標,著力解決損害人民群眾的環境問題,提高農村環境監管能力,推動城鄉環境公共服務均等化,推進農村經濟社會與環境保護協調發展。”
在當今生態文明建設大背景下,可以看到,農村環境及污水處理的政策關鍵詞為“美麗鄉村”、“加大農村污水處理力度”、“改善農村環境質量”、“城鄉環境公共服務均等化”。以改善環境質量為導向,農村污水處理與“生態文明”、“美麗鄉村”相結合將是未來的政策發展之路。
2、市場
市場空間規模
2015年發布的《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曾提出,“到2020年,新增完成環境綜合整治的建制村13萬個”。即到2020年將總計完成20萬個農村的環境綜合整治,以行政村占比來看,農村污水處理率可達到29%。與此同時,住建部也曾提出“到2020年,使30%的村鎮人口得到比較完善的公共排水服務,并使中國各重點保護區內的村鎮污水污染問題得到有效的控制”;“從2010年起用大約30年時間,在中國90%的村鎮建立完善的排水和污水處理的設施與服務體系。”可以看到,如按照規劃,我國農村污水治理市場大約在2040年基本達到飽和。
在“清華大學工程博士高峰論壇暨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桑德集團村鎮污水處理研討會”上,桑德集團文一波董事長以農村污水處理率從每年遞增1%-6%為測算依據,提出我國農村污水治理在2020年產值將達到844億元,處理率為30%;2035年產值將達到1305億元,處理率為58%。而筆者曾以水量x噸水投資成本為核算依據,得到農村污水處理的市場空間約為3000億元。根據規劃和測算,到2035年我國農村污水處理率將達到70%,市場空間約2000億元。
市場格局
近幾年,經常有關于農村污水治理技術的爭議:是該以集中式污水處理法為主,還是分散式污水處理法為主。2035年,農村污水處理市場空間將達到2000億元,那市場格局又如何呢?我們不妨從影響因素來考慮。農村污水治理市場格局的一個重要影響因素是城鎮化率。未來城鎮化率越高,人口越集中,污水處理宜采用集中式處理法,反之則宜采用分散式污水處理法。
2000年,我國的城鎮化率為36.22%,隨后以1.325%的年均增長率提高,2014年城鎮化率達到54.77%,城鎮人口達到7.5億人。推進城鎮化,統籌城鄉發展一體化是中國發展進程中的一個重大命題。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北京大學教授厲以寧曾在中華民營企業聯合會上表示,中國城鎮化率2040年可以達到75%;中國經濟交流中心的張煥波副研究員也在會上指出,“2030年中國城鎮化率達到70%還是比較可信的”。同時,國務院研究室綜合司的陳文玲司長認為,“中國的城市化率可能不會達到有些發達國家那么高的城市化率,是不是要到70%,到80%,在中國的城市化進程就基本結束,意味著在2036年城市化進程能夠基本完成。”
基于專家觀點,2035年我國總人口將達到15億,城鎮化率將達到70%以上,隨后將以一個很緩慢的速度發展或者停止。經測算,2035年,我國城鎮人口將從2014年的7.5億增長到近11億,農村人口將從6.2億減少到4億(圖2)。而對于農村污水處理市場來說,城鎮化必將帶動一批千噸級規模的污水處理廠建設。
從經驗來看,美國城鎮化率已達到80%左右,分散式污水治理大約服務25%的國家人口,并被看做一種永久性的設施建設,具有與城市排水系統同樣重要的地位。2013年,日本的城鎮化率已達到90%以上,而全國污水處理普及率達88.9%,其中下水道普及率76.98%,凈化槽普及率8.88%,農業村落排水設施普及率2.82%。可以看到,分散式農村污水處理設施在發達國家已基本覆蓋了全部農村地區和人口。
結合上述我國城鎮化建設的分析,可以預見,2035年2000億元的農村污水處理市場,將約有1/3分布于千噸級規模的集中式污水處理市場,2/3分布于百噸級規模的分散式污水處理市場。而未來,分散式農村污水處理設施仍將有很大的市場空間。
3、技術
綜合上述分析,分散式農村污水處理技術或將成為主要的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技術。結合我國農村污水處理的現狀及問題,操作簡單、自動化程度高、管理簡單的百噸級規模的一體化處理裝備將成為主要技術趨勢。如日本的凈化槽、桑德的SMART系統、嘉凈的DSP低能耗分散式污水處理成套裝置等。同時,在互聯網的創新思維下,以智能感應能力+移動通信網絡對污水處理站及設施進行管理也將是技術發展的方向。另外,美麗鄉村、城鄉環境公共服務均等化是我國未來農村發展的主要方向,對于農村污水治理而言,與環境融合的生態技術也將是未來的發展趨勢。
4、商業模式
基于農村污水處理站點分散、管理難度大、村鎮無力運營的特點,未來農村污水處理的商業模式必然是新建項目采取“區域打捆”的BOT等PPP模式,已建項目采取第三方運營的化運營模式。通過PPP模式與第三方運營的結合,能夠地發揮環境服務商的技術、服務優勢,同時也能較大的減少費用,降低成本。